桃木(又稱為:神木、仙木、降龍木、鬼怖木),自古以來都有以桃木來平穩家運、趨吉納福之說,更是安康長壽的象征,是用途最爲廣泛的吉祥寶物。古人認爲:桃木,五木之精也,故壓服滯氣者也,桃木之精生在陰門,制禦百靈,故今用桃木吉祥物以化解不良氣場。
桃木作用
桃木劍: 是道教用來鎮壓邪氣的法器,在中國傳統習俗中也被認為有鎮宅、納福、辟邪、招財等作用。
桃人:以桃木做人偶,藏於房門之上,鎮壓諸邪,靈鬼邪不敢入。
插枝:《南華真經》中曾言插桃木於門上,令孩童不驚,讓鬼邪不敢入。
桃木弓: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記有「桃弧棘矢,以除其災。」桃木可以殺鬼,以桃木做弓做箭置於家中,震懾鬼邪。
桃浴: 神染邪氣,或有小鬼糾纏。以桃木、桃花、桃葉煮濃水,以此水沐浴,可除邪氣!
桃符: 桃木板刻畫兩位神人「神荼」與「鬱壘」的形象刻於門中,以驅邪氣入室,鎮治百鬼之用。
桃木八卦: 十帝錢門對門防口舌,防小人,招財納福,避邪保家宅平安。
桃木葫蘆: 嘴小肚大的外形,可以將好的氣場收納為己有,也可以將壞的氣場吸收殆盡,有著辟邪、富貴、長壽、多子等吉祥的含義。
桃木能驅鬼避邪的觀念究竟從何而來?
桃木製作的成品,是否真的有這麼強大的神力,能夠震懾四方鬼神,為之懼怕。在理論上,有這個可能的,因為意念可以賦予某個物件一定的能量,尤其是這種自古被人民沿用的物件和方法,更能散發其特有的能量。
桃木避邪之說,究竟源於何時,無可稽考,但古書上關於桃木能避邪的記載卻很多。
《辭源》:古時刻桃木人,立於戶中以避邪。漢時,刻桃印掛於戶懋,稱為「桃印」。
《典術》:「桃木乃五木之精,仙木也······能壓邪氣,鎮制百鬼。」
《莊子》:「插桃枝於戶,連灰其下,童子入不畏,而鬼畏之。」
《後漢書‧禮儀志中》:「仲夏之月, 萬物方盛。日夏至, 陰氣萌作,恐物不楙」……以桃印長六寸, 方三寸, 五色書文如法,以施門戶。
《本草綱目》:李時珍書中寫到「桃味辛氣惡,故能厭邪氣。」據說,三國時期的『曹操』,因疑心太重,落下頭疼病,久治不愈,後經軍師提議,在中原精選優質桃木,製成一把桃木劍,懸掛室內,頭痛之症,不治痊癒,後來南征北戰,建立了霸業。
桃木傳說
傳說之一:
古時一鬼域世界,有座山上生長著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,樹梢上有一隻金雞。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,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。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,門邊站著兩個神人,名叫「神荼」與「鬱壘」。如果鬼魂在夜間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,「神荼」與「鬱壘」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,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,送去餵虎。
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「神荼」與「鬱壘」二人。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,放在自家門口,以避邪防害。後來,人們乾脆在桃木板刻上「神荼」與「鬱壘」的名字,認為可以鎮邪去惡。這種桃木板就是所謂的「桃符」或叫「門神」,稱這樣百鬼畏之敬也。
傳說之二:
主宰人間壽算的南極仙翁,掌上總是捧著一個碩大的仙桃,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、益壽延年之說。
傳說之三:
在古代神話裡,夸父追日,乾渴而死,死後化為桃樹。將桃樹說成追趕太陽的英雄所化,這大概也是相信桃木能鎮鬼避邪的一個原因吧。天下樹種萬千,桃樹直感色若暗紅,富有光澤,桃木結實而有彈性,用作打擊或防身,自是良器。這些特點,或許便是桃木神異傳說的初始依據。
傳說之四:
《淮南子·詮言》說:「羿死於桃口」。東漢許慎註:「口,大杖,以桃木為之,以擊殺羿,由是以來鬼畏桃也」。這段話說的是,羿以善射聞名,逢蒙拜其為師學藝,學成後恩將仇報,從老師身後下毒手,舉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後腦猛砸。羿死後,做了統領萬鬼的官。人們想,桃木棒連統領眾鬼的羿都能擊殺,用來治鬼就更不在話下了。